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安区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 编辑:xianangovcn | 发布时间: 2017-12-26 | 1359 次浏览 | 分享到:
咸安政办发〔2017〕84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办事处、场,区政府各部门,咸安经济开发区,咸宁鄂南大竹海生态风景区,咸安商贸物流区,华彬金桂湖低碳经济示范区,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咸安区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咸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18日






咸安区推进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的
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区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步伐,全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鄂政发〔2016〕78号)和《咸宁市推进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咸政发〔2017〕20号)的精神,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特色为灵魂、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保障,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打造一批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形成一批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重要功能平台,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内涵
  特色小(城)镇包括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两种形态,主要体现四个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风貌特色)。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兼具旅游和社区功能的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规划区域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用地规模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
  三、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5年的培育创建,在全区范围内规划建设12个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建筑风格雅致、卫生面貌整洁、多种功能叠加、示范效应明显、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与健康协调发展的区级特色小(城)镇。在此基础上,争创1-2个国家级、3-4个省级、5-8个市级特色小(城)镇。2017年11月底前完成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和特色小镇的命名以及成立各乡镇创建领导小组,9-12月份完成特色小镇初步规划设计及投融资主体的引进洽淡签约工作,9-12份完成特色小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和年度申报工作。
  四、培育要求
  (一)城镇建设精美。特色小(城)镇建设要坚持“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按照节约集约发展、“多规合一”的要求,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整体格局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规划要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筑彰显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充分运用《咸宁市村镇个人住宅建筑设计图集》,形成各具特色的鄂南建筑风貌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原则上要按国家3A级景区标准建设,旅游产业类特色小(城)镇按湖北省旅游名镇标准建设,统筹考虑接待功能和设施。特色小(城)镇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和谐美丽宜居环境,路网合理,停车设施完备,自来水符合卫生标准,厕所革命改造,生活污水全面收集并达标排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绿化覆盖率较高,公园绿地贴近工作生活,防洪、排涝、消防等各类防灾设施符合标准,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服务质量较高,辐射农村地区。
  (二)产业特色鲜明。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要定位精准,特色鲜明。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小城镇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基础,利用咸安独特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旅游优势、科教优势,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高端要素集聚,推动经济创新发展,促使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要充分发挥国家和省有关产业基金作用,为特色小(城)镇发展导入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以产业引领特色小(城)镇发展。重点瞄准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三大产业,大力发展金融信息、互联网经济、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影视娱乐、体育健康、养生养老等新兴产业,兼顾楠竹、茶叶、油茶、桂花百亿产业及其他传统特色产业。要牢牢坚持“一镇一业”,专注于把一个产业做特做精做强,围绕单个产业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推动产业链向研发、营销延伸,力争培育成为支撑特色小(城)镇未来发展的大产业。
  (三)传统文化彰显。特色小(城)镇建设要以山水为形,以本土文化为根,赋予精、气、神,铸造特色小(城)镇之魂。要深度挖掘温泉文化、桂花文化、嫦娥文化、中秋文化、“铁军”文化、红色文化、向阳湖名人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注重在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和规划建设中充分运用地方历史和民俗元素,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支持旅游产业类特色小(城)镇建设具有游览观光功能的特色文化旅游街区、商贸文化区、文化旅游创意园区、传统工艺美术和特产加工销售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体验区等。
  (四)发展态势强劲。特色小(城)镇建设要发挥项目带动支撑作用,夯实特色小(城)镇发展基础。新建类特色小(城)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左右(不含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改造提升类3亿元以上,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金融、旅游和传统特色产业类特色小(城)镇的总投资额可适当放宽至上述标准的80%。突出实体经济投资,防止单纯房地产开发。支持各地以特色小(城)镇理念改造提升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园区的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小(城)镇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增强,带动农村发展效果明显。
  (五)体制机制灵活。创新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完善乡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规范特色小(城)镇规划区和农村建房管理,实施农村建房审批“一表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每个特色小(城)镇均应明确投资建设主体,由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地方政府重点做好规划引导、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环境改善等工作。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为企业构筑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在投资便利化、商事仲裁、负面清单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努力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营商环境,最大限度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建设创新创业样板,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在平台构筑、文化培育、社区建设等方面鼓励小(城)镇内企业、社会组织、从业者等充分参与。
  五、创建程序
  按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要求,采用“宽进严定、动态管理、优胜劣汰、验收命名”的创建方式推进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按年度分批筛选创建对象,确定区级特色小镇。
  (一)自愿申报。各乡镇办场向区住建局报送创建特色小(城)镇书面材料,制订创建方案,明确特色小(城)镇的区域范围、产业定位、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建设计划,并附概念性规划。
  (二)分批审核。根据申报创建特色小(城)镇的具体产业定位,区住建局提出初审意见,报区政府审查,经区政府审定后分批公布创建名单。凡符合特色小(城)镇内涵和质量要求的,纳入区重点培育特色小(城)镇创建名单。
  (三)年度考核。制定《咸安区特色小(城)镇考核细则》。对纳入创建名单的特色小(城)镇建立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合格的兑现扶持政策。考核结果纳入各乡镇办场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并在区级主流媒体公布。对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目标考核任务的特色小(城)镇,实行退出机制,下一年度起不再享受特色小(城)镇相关扶持政策。
  (四)考核验收。通过3年创建,对实现规划建设目标、达到特色小(城)镇标准要求的,由区住建局邀请区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考核验收,通过验收的认定为区级特色小(城)镇,继续兑现扶持政策,实行动态管理。
  (五)择优推荐。根据各特色小(城)镇创建成效,咸安区将择优推荐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特色小(城)镇。
  六、政策措施
  (一)强化用地保障。特色小(城)镇建设要作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市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以及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各地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优先保障特色小(城)镇建设用地。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利用现有房屋和存量建设用地,兴办文化创意、科研、健康养老、众创空间、现代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业态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过渡期为5年,过渡期满后需按新用途办理用地手续。对存量工业用地,在符合相关规划和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经批准在原用地范围内进行改建或利用地下空间而提高容积率的,不再收取土地出让价款。
  (二)加强政策支持。积极申报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整体打包列入年度市、区重点项目,享受市、区重点项目优惠政策。具体优惠政策包括: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积极协助争取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省内相关补助资金、专项资金和贴息资金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全力支持通过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融资,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在各项招商引资、央企对接等活动中优先推荐,土地利用计划优先安排,涉及的规划调整、用地报批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事项优先办理等。对纳入区级创建名单的特色小(城)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累计5年,税收收入和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区留成部分全额返还,土地出让金净收益所得全额留给特色小(城)镇,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部分,由区政府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减半返还。对特色小(城)镇内为服务特色产业而新设立的符合条件的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政府给予资助。区财政通过统筹相关资金,对特色小(城)镇建设给予支持。
  (三)拓宽融资渠道。特色小(城)镇建设要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招商引资和银行贷款等方式广泛筹集建设资金。充分发挥相关产业基金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支持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鼓励专业投资机构、民间资本和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特色小(城)镇建设。优先支持项目方向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争取长期低息贷款。支持相关企业通过发行城投债和专项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特色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积极研究制订具体政策措施,整合优化政策资源,给予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四)提供人才扶持。实施人才强镇计划,由组织人事部门研究具体实施办法,将区分管负责同志、主管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通过申报创建特色小(城)镇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纳入培训计划,每年开展特色小(城)镇领导干部专题轮训。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与高校合作,加大就(创)业培训力度。建设特色小(城)镇的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可采取人才引进方式进入特色小(城)镇工作。在特色小(城)镇工作的人员,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可向区住房保障部门申请公共租赁房,承租商品房的可向区住房保障部门申请租赁住房补贴。
  (五)建立奖励机制。区级设特色小(城)镇建设专项奖励资金,对于通过创建考核验收的特色小(城)镇进行奖励(建议争取上级奖补资金直接拨付特色小镇承建单位、区政府配套奖补50~1000万)。具体奖励办法由区住建局和区财政局共同研究报区政府审定。特色小(城)镇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申报市、区级专项建设基金和相关专项资金,优先享受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发展、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旅游健康、文化体育产业、创业创新等相关专项资金补助或扶持政策。区级财政统筹整合相关资金,如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等对特色小(城)镇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运设施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以奖代补”资金补助和支持。
  七、组织领导
  (一)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对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区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区住建局、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财政局、区农办、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区国土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利局、区民政局、区商务局、区文体新局、区农业局、区环保局、区旅游委、区卫计局、区城管执法局、区规划分局、区统计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承担日常工作。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对重大事项和问题进行会商。
  (二)明确责任主体。各乡镇办场是特色小(城)镇培育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和推进主体,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投资企业是项目实施主体。各乡镇办场要加强组织协调,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和计划要求规范有序推进。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工作制度和严格的责任体系。
  (三)强化督办指导。区政府将加强督办指导和绩效考评,每季度一督办,每半年一通报,每年一总结,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对工作落后的通报批评,并按工作情况落实奖惩。各乡镇办场要每月向区政府汇报特色小(城)镇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在创建过程中,要抓好典型,总结经验,及时宣传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动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附件:咸安区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领导小组




















  附件
咸安区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盛文军  区 长
  副  组  长:郑奇明  常务副区长
            王  宇  副区长
            陈  伟  副区长
            吴清平  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
  成     员: 陈  政  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谭辉龙  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朱铁明  区政府办副主任
            陈振中  区农办主任
            陈清淦  区发改局局长
            石深华  区经信局局长
            王元宏  区教育局局长
            王小桥  区民政局局长
            洪声耀  区财政局局长
            黄定槐  区人社局局长
            陈  涛  区环保局局长
            周文平  区住建局局长
            田海湖  区交通运输局局长
            张浩业  区水利局局长
            王  勇  区农业局局长
            李志强  区文体新局局长
            陈斌洋  区卫计局局长
            孙金海  区审计局局长
            刘伍寿  区林业局局长
            杨大平  区商务局局长
            寇  红  区旅游局局长
            陈  光  区经发集团董事长
            杨  青  区规划分局局长
            郭早平  区能源办主任
            李志军  区供电公司总经理
            刘荣林  区公安局副局长
            陈  琳  区国土局副局长
            雷  玲  汀泗桥镇镇长
            陈  伟  向阳湖镇镇长
            张文彬  官埠桥镇镇长
            沈  中  贺胜桥镇镇长
            刘志广  双溪桥镇镇长
            朱敬民  高桥镇镇长
            黄  猛  大幕乡乡长
            曹  凯  马桥镇镇长
            金柏华  桂花镇镇长
            龙  栋  浮山办事处主任
            姜  勇  永安办事处主任
            饶耀华  温泉办事处主任
            余腊英  奶牛场场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周文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下设工作专班,由区住建局徐斌具体负责,工作人员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